大运河百米长卷创作漫谈

2022-05-07

2022年5月3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做客“常博大讲堂”,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广大网友分享大运河百米刻纸长卷的创作历程。讲座同时通过中吴网、新华云、博物馆头条、常博官方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在线听众合计57.5万人次。

讲座从创作构思与团队、创作过程、制作过程、作品成果、文创产品五个方面展开介绍。每个部分都配有制作精良的过程性记录视频穿插其中,让人在啧啧感叹长卷的气势非凡外,也感受到了手工艺匠人们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据介绍,自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杨兆群就琢磨着想创作关于大运河的作品,但迟迟未能动手。直到2018年下半年,开始酝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献礼,构思以剪刻纸长卷形式展示大运河,并随即跟多地的剪刻纸艺术家取得了联系,共汇集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浙江、江苏的11位老师共同创作,力图荟萃南北剪纸艺术特色,展现各省市艺术风貌。创作组成员多次深入各地运河非遗点考察、寻访,购买大量与运河文化有关的书籍资料及视频进行研究交流。经过多次讨论后框定各地人文景点,描画初稿,并由杨兆群整合、衔接。

整合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的细节问题,比如河道中行船的样式各不相同、同样的景物出现在不同的地域等等,一一纠偏改正。为了争创吉尼斯纪录,历经波折定制了99.97米的长卷纸张,精心创作完成后的作品也终于成功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刻纸作品。

从运河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通州,到烟波浩渺风情洋溢的浙江杭州,长卷从多个角度挖掘古运河历史积淀,展示了两岸淳朴的民风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

针对网友提问今后还有哪些重要创作计划时,杨兆群谈到目前正在做的剪刻纸作品收藏工作,也就是从2010年开始他就决心要走访100位剪纸艺人,收集他们的作品,留下他们的足迹,拍下他们的视频,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剪纸的发展历程,目前已走访了73位。另外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到70岁时再举办一次个人剪纸展以及百位剪纸艺人肖像摄影展。后续还将筹建剪纸博物馆,更好地展示、传承剪纸文化。

看似平淡轻松的话语,背后付出的是无尽的心血,多少个不眠之夜。早已年过花甲的老人还在不断突破、持续创新的路上奔走,这样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我们坚信非遗之花必将更加绚烂!

  • 责任编辑:常州博物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105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