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青少年科技馆:让艺术教育成为农村青少年的生动实践

我区“馆站校艺术教育联盟”建立一周年活动综述

苏州青少年科技馆 陈妍艳

2021-01-13

2019年10月23日,由吴江区关工委辅导总站、苏州青少年科技馆和八坼小学三方合作共建的“馆站校艺术教育联盟”签约仪式在八坼小学举行。至今,已走过整整一年时间了,为进一步了解总结“馆站校艺术教育联盟”活动情况,11月13日,吴江区关工委在胥锦荣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科技馆教育培训部主任杨晓婷作了介绍:她指出,联盟建立目的,旨在构建校外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着重开设油画、绘本插画、古琴、舞蹈、书法、檀香扇制作等多种艺术课程,进一步满足农村孩子对艺术实践活动的需求,提升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内涵。

项目运作以来的一年,已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收获。

首先,联盟开展的艺术教育开始向农村青少年渗透,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升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其次,通过立项联盟,有效地解决了用于教学的相关经费这一困难,关工委每年以两万元补贴的力度,使项目得到了有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区关工委领导又专程到八坼调研,与八坼街道党委、关工委领导沟通,得到八坼街道积极支持,街道拿出4万元经费补贴“美时美刻艺术教育联盟“用于艺术教育培训。

再次,一年来,经过辅导老师和社团学员的共同努力,社团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幅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诞生了,装点了校园,使学校更加美丽灵动,尤其是五老志愿者、著名农民画画家周鑫华老师的加盟,为艺术教育传承助力,开创了锦上添花新局面。舞蹈教育也是三方合作的一个重要课程,近两年来,舞蹈社团通过校站结合的磨合,在全区艺术节比赛中连续两年(2018和2019年)获得舞蹈比赛一等奖,并在2019年参加了吴江区团拜会的演出。近期,又传来了好消息,项目中的农民画立体剪纸艺术,在苏州市第五届艺术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评选中获一等奖(也是吴江区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各地关工委校外辅导站以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八坼小学钱诗恬创作的“吃饭不忘种田人”和金晓雯创作的“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两位学生的作品均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录用刊登。

一年来,联盟的辅导老师非常辛苦,他们克服诸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天中午12点15分开始的社团活动,经常一口饭就匆匆赶去学校,将保证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老师们本着一份真诚,实实在在地做事,希冀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得到区关工委和八坼街道领导一致好评。

项目运作进入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社团活动被迫停止,总站的情况也有了变化,原先的送教老师群体演变成三家单位(吴江区文联、吴江区融媒体中心和苏州青少年科技馆)。面对疫情之下的大变局,总站充分利用网上关工委教育之优势,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根据区关工委的工作要求,主动应对新形势、新变化,积极开发和引入线上教育资源,改进课程计划,确保艺术教学活动各项课程的实施,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广泛欢迎。

今年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好转,科技馆部门的项目负责组成员专门登门文联与古琴社团负责人商谈,与融媒体中心沟通项目的情况,并多次与八坼小学进行沟通联络,主动到八坼小学探讨社团教学的情况。目前,总站立足科技馆内的师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课程模式,并已经落实开展。

此外,科技馆教育培训部作为单位“七彩美育”的主体,认真做好校外教育培训工作。2020年由于面临科技馆内部改革,全体人员摸着石头过河,创新模式、认真思考,将有利于孩子的培养和成长为原则,全方位做好对接工作。暑期开始,顶着疫情的压力,恢复培训,暑期班共培训4169人次,秋季班培训4806人次。目前,培训工作顺利交接并呈稳定发展态势。同时,总站关注社团的梳理工作,坚持公益性理念,加强与融媒体中心的交流和渗透,强调社团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家单位共同努力,尽最大可能恢复相关的社团教学,目前,相关社团的运作都已经重新启动。

总之,结盟一年来,初定目标已彰显成效,艺术教育在农村校外教育中已开花结果,为关心下一代成长成才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责任编辑:苏州青少年科技馆管理员
  • 阅读次数:69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