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新探

苏州市吴江区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

顾桂荣

2015-06-08

根据中国科协“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苏州市吴江区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充分发挥“两馆合一”(科技馆和少年宫一体)的优势,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科协的大力支持,针对吴江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效集聚和整合馆内外科普资源,大胆探索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初步形成了“一个主体、多方参与、全面覆盖”的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实现科技馆自身科普资源与社会科普资源的有效对接。

一、吴江区社会科普资源的现状分析

吴江区积极推进科教兴区战略,通过政府投入、民资参与、整合集成等途径,使得各类社会科普资源日趋丰富。目前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3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个;省级科普文明街道(社区)5个;一批苏州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镇科普文明示范街道(社区);以及数量众多的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技特色学校、科普示范村、科技示范户、科普惠农服务站、社区科普惠民服务站、社区科学工作室、未来工程师工作室和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

这些丰富的社会科普资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但在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科普工作者的热情与资源拥有者提供分享意愿不强的矛盾;自发的民企科普投入与科普事业规划滞后的矛盾;科普资源受众需求的多元化与基层科普场馆服务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本质要求与目前认识模糊、盲目推进的矛盾等几个方面。科普资源共享建设还是一项新起步的工作,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干扰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没有真正形成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中心科技馆是全区唯一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其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和实践模式。

二、促进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科技馆自身发展

中心的科技馆开馆已有8年,已过“新馆效应期”,布展理念已经落后,馆内的展品展项一部分已经陈旧,更新和维护展品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及时间。吴江区的社会科普资源十分丰富,科技馆可以将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共享,组织学生到各科普资源点去参观互动,弥补科技馆资源无法及时更新等不足。

(二)满足青少年对科普资源多元化需求

各社会科普资源点都有自己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有的主题鲜明、有的展览技术先进、有的注重互动参与,有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些资源仅仅提供给本区域或本单位内的市民,资源使用效率很低。中心科技馆和各社会科普教育点的有效对接,可以将各个科普资源点在中心科技馆的统筹规划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让全区的青少年最大限度的享受到丰富的科普资源,满足青少年对科普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三)有效延伸学校科学教育

学校教育强调系统性,但允许学生自主探索和体验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活动大多生动活泼,可以有效弥补学校科学教育的不足。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开展馆校结合、馆社联动,可以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在快乐中体验科学原理,感悟科学精神,在游戏中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建立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一)创新管理模式

中心的科技馆与少年宫是典型的“两馆合一”模式,是区委区政府的创新决策。中心的主管部门是吴江区教育局,同时与区科协的联系也非常紧密。落实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点、难点在于机制问题,尤其是管理模式。吴江区在分管区长牵头下,成立了由区文明办、区科协、区教育局的分管领导以及科技馆馆长组成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二)制定责任分解书

领导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责任分解书》,进行了明确分工:①经费保障:区科协和教育局每年专项拨款;②领导管理,科协把握我区科普工作发展的总方向;③组织实施,由教育局统筹安排科普工作的开展,中心科技馆负责科普活动的设计以及活动的协调工作,各学校、各社会科普教育点负责人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④专家团队负责活动的评估和督导。

(三)提升队伍展教能力

学校及社会科普资源点上的科普工作者一般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兼任,基本没有专职科普工作人员。中心科技馆为各个社会科普资源点上的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和实践平台,聘请专家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培训活动,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展教能力得到提升,逐渐成为一支有经验的青少年科普工作志愿者队伍。

(四)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

在社会各方普遍缺乏共享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考核这个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教育、科技、传媒和广大科普工作者参与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热情,将其列入乡镇科技教育工作考核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对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树立典型,鼓励创新。

四、深化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一)广泛调研,制定规划

中心科技馆在区科协的牵头下实地了解考察各社会科普资源点,摸清科普资源点的具体数量以及活动情况。由区科协、教育局给条件成熟的科普教育点进行命名和挂牌,中心科技馆根据全区馆外科普教育点建设和分布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并定期召开馆内外科普教育工作交流会,共同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

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和谐教育的集中体现,应大力宣传,营造“馆校结合、馆社联动”的良好科普教育氛围,我们积极与电视台、报社合作,利用栏目宣传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果,为馆内外合作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二)横向联动,区域推进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应多样化,不仅是中心科技馆与各点的馆内外联动,还可以加强各区域科普资源点间横向联动。我们把吴江区分为四个片:松陵片、平望片、汾湖片和震泽片。每个片都组建一个区域科普资源联席部门,各片片长担任区域科普资源联席部门的负责人,将各片的青少年科普资源整合利用。中心科技馆指定相应的责任人,与各片建立联络机制、协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将馆校结合和馆社联动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

(三)建立规范,完善体系

为推动区域青少年科普资源教育点各项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必须建立相应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规范管理。区域青少年科普资源教育点制定了活动项目实施方案,规范科普资源教育点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制定了辅导教师、外聘辅导员等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出台辅导员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和考勤登记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制定考核标准。制定《区域青少年科普资源教育点考核评估标准》,从服务对象、活动内容、时间安排、运行效果、内部管理、辅导员队伍和经费使用等方面设置相应指标,定期对各区域青少年科普资源教育点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是提供经费保障。争取地方财政每年对区域青少年科普资源教育点的基础设施设备维护、辅导员交通和生活补助、人员培训等日常运行经费给予补助,或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确保区域青少年科普资源教育点活动正常运行。

(四)以点带面, 渐行渐进

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创举,无现成经验可参考。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心科技馆先以松陵城区为试点,首批纳入资源共享的有: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的“水的灵动”主题馆、松陵镇中心小学的地震馆、鲈乡实验小学的电子慧谷主题馆、开发区山湖花园社区的科普体验馆和区气象局的江村娃气象站等八家单位。这些学校和社会的科普资源先纳入中心的“心灵·科学·艺术”探索日活动实施中,每周四、周五向全区参加探索日活动的学生开放,率先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并以此为起点,不断向各片拓展新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

五、探索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

中心科技馆在实践中积极摸索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一个主体、多方参与、全面覆盖”。

“一个主体”:中心科技馆是一个集科普展览、科普活动、科普讲座、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科普资源中心,是区域内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责任主体。在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局和科协的政策支持下,中心科技馆通过教育局整合全区各科技特色学校资源,通过科协动员各社区、学会、企业等科普基地的积极性,搭建了青少年科普服务平台,实现了科普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衔接,使区域内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规范化、载体化和常态化。

多方参与:中心科技馆以“心灵·科学·艺术”探索日这一科普品牌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科普工作者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热情,以增强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互动性提升科普效果。各社会科普教育点不断丰富科普资源内容,增加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提升科普公共服务水平,以青少年的科普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将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科普讲座、科普旅游等活动做强做大,为区域内青少年提供优质、高效、互动的科普教育。

全面覆盖: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坚持青少年科普教育均等化和普惠性原则,以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共享性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中心科技馆联合各个学校、社会科普资源点,通过“心灵·科学·艺术”探索日这个活动载体,每年让全区小学四年级学生100%参与进来;通过成立科普讲师团、报告团,走进学校、社区巡回演讲,营造浓郁的科普氛围,让青少年在科普资源共享的平台上获取知识,享受快乐,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R],2006-03

[2] 陆源;科技馆校外教育模式新探;科协论坛[J]; 2012年6期

[3] 曲小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科协论坛[J];2011年9期总290期

[4]罗红;科普教育场馆的创新及其资源整合;科协论坛[J];2004年·第19卷·第十二期·总第208期

[5]李树才,阚金红;科普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科普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J]

  • 责任编辑: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管理员
  • 阅读次数:1444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理论研究】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