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小记者走进中国海盐博物馆探寻封泥之旅

陈锲

2022-01-09

封泥是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简牍封缄的凭证,是封缄竹简文书的一种方式,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传承着数千年书信历史文化演变的基因。1月9日下午,中国海盐博物馆迎来扬子晚报小记者,一起来揭开古代封泥的神秘面纱。

培训环节中,社教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从古至今书信方式的演变过程以及封泥的由来。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抛出一个个问题:“老师,封泥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呀?”“老师老师,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用封泥了呢?”这些疑问在老师的解答下被一一解开。随后,社教老师老师以馆藏的“祝其亭玺”封泥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介绍,使小记者们对于文书印记有更深入直观的感受和了解。

活动环节中,在社教老师的引导下,小记者们在竹简上摘录与盐有关的诗歌,并用麻绳捆好黏上黏土,盖上印章,来感受古代的书信方式,体味到古人“缄封简牍、钤有印章”的无限乐趣。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时空岁月,更了解到封泥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为更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 责任编辑:中国海盐博物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83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