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抓条件谋定而动 人工增雨显成效

2022-08-21

6月1日以来,淮安出现3轮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为35~39℃,高温强度为1961年以来罕见,气象局相继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淮安市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对能源供应、人体健康、安全生产等产生不利影响,并造成在田作物的高温热害。聚焦群众所急所盼,为有效应对旱情和高温,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根据市政府要求和各县区人民政府申请,淮安市气象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于8月16日-17日择机开展全市人工增雨作业。

面对历史罕见的连续高温天气,全市气象部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团结协作,主动积极应对,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显著,为全市人民带来了久违的清凉,在这背后,气象人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让我们一探究竟……

周密的部署

我局提前谋划、精心部署、迅速行动,12日组织召开全市人工增雨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立即启动人工增雨作业架检测、空域申请等作业前各项准备事宜,并及时向属地领导汇报。明确落实作业时间、作业点、火箭作业弹药发放等事项后,市局于15日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信息一经发布,各大主流媒体高度关注,无线淮安、淮安发布头条专题推送人工增雨作业公告,阅读量高达14万人次。

严密的指挥

15日晚,气象台预报大厅灯火通明,气象台值班人员、预报同志紧盯屏幕,一刻不敢松懈,局领导坐镇预报大厅,指挥调度监测预报,在紧张疲惫中熬至深夜。凌晨12:20,第一轮回波出现,市气象台指挥中心发出提醒,请各作业点同志做好作业待命准备,“预计1小时左右北部有回波,请提前做好准备”,“请盱眙作业点再等等,预计两三个小时可以作业”,“请淮安区2点40开始作业”“请洪泽准备凌晨3点作业”“请准备作业!”……

背后的坚守

“报告!渔沟作业点完成作业!”“报告!涟水作业点完成作业!”……根据空管部门批准和天气条件情况,我局于8月16日1时30分在淮阴区渔沟镇、1时59分涟水县梁岔镇马棚村、2时45分淮安区白马湖、3时28分洪泽西顺河镇、11时58分盱眙古桑街道作业点顺利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淮安电台、淮海晚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记者跟拍专访。

久违的甘霖

在人工增雨作业影响下,全市地区降水明显。截止到16日14时,全市100毫米以上1个站点,50毫米以上5个站点,25毫米以上21个站点,最大降水量为103.9毫米,出现在涟水县高沟镇前进村。

面对历史罕见连续高温天气的严峻形势,淮安气象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昼夜值守,共同践行“冷暖相知风雨相伴”的服务理念,鼎力弘扬“精准及时 融合创新追求卓越筑梦江淮”的淮安气象人精神,人工增雨为缓解高温和干旱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效果。目前部分县区人影作业队伍仍驻守在作业点,将根据天气系统变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继续描绘高温抗旱战场上最绚丽的风景线!

  • 责任编辑:淮安市气象科普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18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