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民世界气象日探索云的奥秘

不识天气真面目,只缘身隔一重“纱”

2017-03-22

3月18日,徐州市气象科普基地大气探测中心、气象预报中心和九里山气象科普馆向市民开放,几千名市民体验了一次难忘的“云”的探秘之旅。

气象站的观测场上,一群孩子正围着气象观测员,叽叽喳喳。

“同学们,你们知道云有多少种类吗?”

“我知道,有白云,红云,还有黑云。”一个孩子的抢答引发了大家的哄笑。

“这位小朋友是从美学的角度谈对云的认识,而在气象学意义上,云的种类要多很多。你们看,”气象观测人员拿出一张云的图片,指了指一片片瓦片状的云块说道,“这叫高积云,它的出现往往代表着晴天,老百姓口中说的‘瓦块云,晒煞人’指的就是这种云。”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的则细心地记在了本子上。观测人员接着拿出了不同形状云的图片,从积云、层云到卷云,用直观的方式展示着云的变幻与天气的反复。

“阿姨,如果我把这些云记住了,是不是就能够自己预报天气啦?”一个孩子急切地问。“当然可以,一些简单的天气可以自己判断,复杂的天气还是要及时收看我们的天气预报。”观测员答道。

据观测人员介绍,随着徐州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云状的观测方式也不断地发展,以前观测云状主要靠人工,而现在人工观测方式已被可见光测云仪、红外测云仪、高清云图、雷达图等自动化手段代替,气象观测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九里山科普馆,工作人员采用动画、模型演示、交互游戏和互动体验等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示气象科普知识。层层变幻的拱形云门、气旋飞流的蓝色大气层模拟球、电闪雷鸣的高耸云层、平地而起的龙卷风,都让参观的市民连连称奇、直呼“过瘾”。小朋友们排起长龙依次参加互动体验并留影纪念。“科普馆内容丰富,科技性和趣味性很强,让大家在体验和娱乐中学到了很多气象知识。”一位家长如是说。

“正确地认识云对于预测天气形势、模拟天气变化以及预测可用水资源非常重要,那么云在预报中是如何运用的呢?”在气象台,里里外外挤满了来参观和咨询的市民,预报员围绕云的预报应用对大家阐释着。

“天气预报是从分析气象资料开始的,而卫星云图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预报员一边打开卫星云图,一边比划着,“通过观测云,我们可以了解大气中的水汽量、大气的层结状态、气流变化等。云还可以反映出天气系统,不同的云形可能预示不同的天气,云在预报中具有启示意义。”

“现在的预报越来越准确了,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的天气预报会做得越来越好。”参观的市民纷纷表示。

此外,气象微博、微信作为气象科普宣传平台在此次活动中也受到市民们的热捧。各种互动交流、知识竞猜让大家在游戏中轻松获取气象科学知识。活动现场开展了游戏问答、转发有奖等多项具有趣味性的互动活动,公众参与热情很高。

一系列的开放活动让市民进一步领略了气象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增长气象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很多市民表示气象科普知识对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的气象科普宣传能更加广泛深入。(徐州市气象科普馆)

  • 责任编辑: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管理员
  • 阅读次数:161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