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 | 夯实“科普进校园”活动成效

钱赛

2022-03-09

2022年3月9日上午,苏青馆教育培训部组织开展第五次部门科普项目论证和研讨会议,重点对“科普进校园”科普项目的意义、推进和实施细则等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和部署。会议由教育培训部主任杨晓婷主持。

“送教进校”服务“双减”

青少年求知欲强烈,对新事物充满了渴望,通过开展 “科普进校园”活动,能结合学校和学生需求,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苏青馆针对当前的“双减”政策,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如何服务学校“双减”方面探索开辟的一条新的路径。教育培训部在“双减”背景下,不断完善细化,力争使“科普进校园”的活动更能突出科普功能。

本次“科普进校圆”的项目,在服务对象上将覆盖全市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相城区六区,不少于50所学校参与,实现更密切的“馆校合作”专业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实现课程种类多样化,涉及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AI、科学实验、电子百拼、科技航模、青少年信息素养等课程。

群策群力 规范项目化运作

本次会议对项目推进、实施细则进行进一步商讨,确保落实到每一个点,抓好细节。教育培训部秉承“闭馆不停工”的理念,在对科普项目的不断地论证和研讨过程中,不断做好科普项目的立项工作,落实好“馆校合作”专业模式。在此过程中,教育培训部也围绕如何使用好苏州科协专项经费,规范流程,规范标准上不断地达成共识,做到用好每一分钱。在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项目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锤炼了队伍。

会上,大家对“科普进校园”的课程种类、课程数量、区域覆盖等进行了详细的研讨。保证每所学校开设至少4个社团,力争使课程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参与此次项目的学校以及区域覆盖面更加均衡。以期让科技教育更好地融入青少年业余生活,培养更多具有科普素养的未来栋梁。

  • 责任编辑:苏州青少年科技馆管理员
  • 阅读次数:81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