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无锡工商基因,参观工商业博物馆

2016-07-12

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为全市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集中培训班做的报告以“传承工商基因,弘扬工匠精神,重振无锡产业雄风”为主题。
        工商基因哪里找?工商基因啥“模样”?弘扬怎样的工匠精神?重振的无锡产业雄风是哪一股?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为您打开心结、揭晓答案!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中国的第一大米市,俗称米码头,还有布码头、丝码头及钱码头之称。在这里,有统领无锡工商业界的六大家族,诞生了全国工商业各领域内的诸多“大王”。在这座城市中究竟还收藏了多少的故事和传奇呢?

无锡六大家族
杨宗濂、杨宗瀚——无锡民族工商业的拓荒者;
周舜卿——诚信起家的传奇人物;
荣宗敬、荣德生——最耀眼的双子星座;
薛南溟、薛寿萱——精彩的父子接力;
唐保谦、蔡缄三——唐蔡集团,风雨同舟三十年;
唐骧庭、程敬堂——唐程集团,精诚团结、以智取胜。

无锡民族实业家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例如:

1、荣氏

荣氏申新系统的“人钟”牌棉纱供不应求。

2、唐蔡集团

唐蔡集团庆丰系统的“双鱼”牌和“鹤鹿同春”牌棉纱零售价比一般高出3—6元,但仍畅销于沪宁线上。

3、唐程集团

唐程集团的丽新厂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第一家纺、织、印、染的全能企业,所产精元华达呢、直贡呢可与日商产品竞争市场,“九美图”和“鸳鸯”府绸可与德国府绸相抗衡。

协新毛纺厂更是异军突起,是全国最早生产精纺产品的全能工厂,成为后起之秀。

4、薛氏

永泰系统丝厂的薛寿萱独具慧眼,联合几家大丝厂主,几乎控制了江浙皖三省的丝业,畅销海外,薛寿萱也登上了“丝业大王”的宝座。

5、煤铁大王

周舜卿创办了“信诚商业储蓄银行”,有印发钞票的特权……

这一切都发生在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农耕阶段,而无锡这些现代化的管理就已经与世界接轨了。

无锡自古就有重工恤商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无锡大力兴办工商实业,孕育发展了工商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业产值一度列上海、广州之后,居全国第3位;产业工人数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2位。“敢创人先的创业精神,坚韧刚毅的进取精神,崇德厚生的人文精神,实业报国的爱国精神”,就是对无锡工商基因、工匠精神的内在精髓的诠释,也是重振无锡产业雄风的力量和源泉。
        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历史,展望未来,让工商基因、工匠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欢迎您来,欢迎您再来!

1946年英国进口的机器设备

1929年英国进口的粗纺机——国家一级文物

建于1946年的毛麦仓库 ,目前国内仅此一副,弥足珍贵

  • 责任编辑:无锡博物院管理员
  • 阅读次数:176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