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科技馆:战斗机何以成为“空中利剑”

张家港科技馆信息员刘丽 转自《科普时报》

2019-12-10

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歼灭敌方作战飞机,夺取战场制空权,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冲在前面,为其他的作战飞机保驾护航,并且驱逐、击落来袭的敌机,保卫己方空域安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作为武器首次投入战斗。当时的飞机只是完成侦察、炮兵校射、通信联络等任务,不携带作战武器。

1915年,法国人加洛斯最先在“莫拉纳·索尼耶”L型飞机的螺旋桨桨叶上加装了防弹挡片,使机枪可以固定在机头上,飞行员可以在机头对准敌机时进行扫射,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机的速度、航程、机动性和火力都有了很大的飞跃。雷达首次装到了美国的P-61夜间战斗机上,战斗机从此可以进行全天候的战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喷气式发动机作为动力的喷气式飞机成为战斗机的主流,经历了快速迅猛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战斗机。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都是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武器为机枪、航炮,很少使用导弹。它们主要通过近距离格斗的方式进行空战,采用光学瞄准射击系统进行瞄准。第一代战斗机的代表是美国的F-86和苏联的米格-15。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喷气发动机和雷达技术的进步促成了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诞生。这些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了超声速,采用后掠翼、装加力喷气发动机和简单的雷达瞄准具,具有较突出的机动性能和爬升率,开始装备空空导弹,但主要作战武器仍是大口径航炮,主要作战方式仍是近距离格斗。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04、F-4“鬼怪”式,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等。

随着电子技术和材料科技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第三代战斗机开始陆续服役,大量使用较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电传操纵系统,机动性能大大提高。涡扇发动机被涡喷发动机所代替,复合材料得到大量采用,航程也得到了扩展。第三代战斗机上使用更高功率、更灵敏的雷达和火控计算机,引导近距格斗导弹和中距空空导弹进行格斗,具有全天候、全高度作战能力。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4、F-15、F-16、F/A-18,苏联的米格-29、苏-27等。

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也已经诞生。不过目前正式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22,其他四代机如美国的JSF,俄罗斯的S-37、T-50,中国的歼-20,都还处于研制或试生产阶段。(本报注:中国歼-20目前已服役)四代机有极强的隐形能力、超声速巡航能力和超机动性,可以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它不仅可以悄无声息地高速渗透进入敌方空域,远在上百千米之外就能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把敌机击落,而且还可以在受到敌机或导弹攻击时,通过各种电子干扰手段和不可思议的高机动动作全身而退,真正是一柄威力巨大的“空中利剑”。

  • 责任编辑:张家港科技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1020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科普知识】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