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侧记

为创新少年搭台

2013-11-08

第65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于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32个国家的近700项发明参展,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孟曙光应组委会特别邀请出席了发明展开幕式。通过与参展的世界各国的发明者交流,科技日报记者深刻感受到社会支持体系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在信息社会和工业化的今天,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出自于企业、大学和专业的研究机构。但很多立足于生活和兴趣的发明还是可以证明个人发明爱好者仍是发明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不过,从一个别人还没有想到过的“点子”,到发明创意完成技术实现和验证,最后转化成产品服务社会,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实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中学生可能会发明一种新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吗?对于这样一个博士研究生都可能感到困难的研究,来自德国的格瑞特·安德尔斯却获得了成功,他发明的在低温(负20到0摄氏度)下合成石墨烯的方法已经获得了专利。在展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德尔斯说:“我的发明得益于德国开普勒研讨会,阿图尔·费希尔发明协会和斯泰恩拜斯转移中心的支持,与2012年暑期我在图宾根大学的青少年科研实习项目中的研究也密不可分。”

安德尔斯说,他对石墨烯的兴趣源于2010年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关注。2011年他16岁时系统地自学了石墨烯的理论和实验,最初的想法是研发一个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由于合成大面积的石墨烯很困难,他无法获得面积足够大的石墨烯材料。于是才把目标转到了石墨烯的合成上。

2012年有了明确的发明“主意”之后,安德尔斯得到了发明协会提供的免费咨询服务。后来他陆续得到了2次政府出资的青少年科研项目的资助。在发明的过程中,安德尔斯在图宾根大学学习了实验方法,在斯图加特一个教师培训实验室找到场地做实验,博世公司的实验室则验证了他的研究结果,最后还得到了专业的斯泰恩拜斯转移中心在专利申请和技术转移方面的帮助。

可以说安德尔斯最后获得成功实际上是各方关心和支持的结果,得益于“用宽容的心态积极帮助那些有创新思维的人”这样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其中的很多做法很值得学习。其中仅德国民间组织的发明协会等社会组织就免费为发明爱好者提供了很多服务,如查询此前是否已经有类似的发明和专利,协助发明爱好者制订可行的实现发明创意的计划,帮助申请各种国家和企业赞助,乃至专利保护,联系大学和企业的实验室为发明爱好者解决研究中的实际困难等等。

“我并没有因发明获奖而在申请大学时得到特别的额外照顾。”今年刚成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安德尔斯如此强调说。他表示发明是基于兴趣,对于石墨烯的兴趣促使他选择了在大学学习物理专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明爱好者,尤其是青年学生,更多应聚焦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获奖或升学加分而搞发明。发明本身很难量化和评比,像纽伦堡发明展这样出钱租展位就可以参加的商业性展会,所谓的奖项更是如此,人们应该理智地看待。

此外,新颖的发明点子究竟怎么来的?这也是记者在参观第65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时多次问到的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或业余的发明而言,或许每一个发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发明经历,但归根结底发明创造还是源于生活和兴趣。

就像德国的雅可布·布朗发明的用智能手机遥控的儿童学步车刹车,想法来自于他4岁的弟弟骑学步车,却在斜坡道上因速度太快而摔倒的经历。而来自中国华师大一附中的李悦珂等发明的混凝土电杆钢筋质量检测仪,原因则是因钢筋锈蚀或制造商偷工减料而导致的电杆折断事故。其他发明诸如利用自来水的水压自动剥煮熟的鸡蛋,在多胞胎使用的婴儿车上添加电动机来助力驱动,在吸尘器地刷上添加高压气流和声波来增强吸尘能力,以及能够降低电源插座的低频电磁场的插座头等等,无一不与日常的生活密切相关。(作者:李 山)

 


 

  • 责任编辑: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管理员
  • 阅读次数:592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科普知识】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