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古人智慧

2022-01-05

“穿越时空的古人智慧”于2021年12月31日起在常州博物馆三楼现代艺术馆开展,展览由常州博物馆、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共同举办。

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各地馆校合作的课程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矩阵模式,旨在让文物活起来,传递文化的力量,推进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共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蓝图。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与常州博物馆的合作结缘于2007年,是常州博物新馆的首批授牌合作学校。作为2019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区域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群的研发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2月,常州市教育局命名常州博物馆为首批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与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结对,以“项目学校+基地”模式共同研发博物馆特色劳动实践课程群。双方组建以馆长、校长领衔的研发团队,构建“让学习在博物馆的现场真实发生”课程总目标,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悦纳龙城 博广多闻”博物馆课程体系的研发。“悦纳龙城 博广多闻”博物馆课程体系分别依托常州博物馆“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神奇的自然 美丽的家园——自然资源陈列”和“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三大展厅,构建了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探秘自然 博悟生命”、“筑梦匠心 博悟情怀”。首期以“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为依托开发“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课程体系。

围绕“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课程,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十分重视发挥常州博物馆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由博物馆导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班主任组成导师团,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班队课共同开发课程,形成《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常州博物馆劳动实践课程手册》1本、《追溯龙城的故事》系列读本5本的研发成果。“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课程分别面向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骨干教师、劳动实践课程领衔校课程负责人举行现场展示活动,吸引线下300名教师参与,线上13.7万人关注,成为常州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研发样本。该馆校合作课程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评选中多次摘得桂冠,斩获殊荣。

本次展览是“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课程之“我是策展人”项目的学习成果展示,也是馆校共建合作办展这一创新模式的首次尝试。该展览从筹备至开幕,历时近一年。通过学校师生参观博物馆,博物馆专业人员前往学校教授《古人的智慧生活》、《为创意插上翅膀——博物馆的展览与策划》专题讲座,学生积极探究文物并联系当下生活,以及遴选文物、展示思维火花、展厅设计的双向沟通等馆校联动实践,最终呈现了一场合作模式下的创新展览。展览分为“一餐一饭话烟火”、“弄妆梳洗画蛾眉”、“几时归去作闲人”三个部分,馆校双方从多角度赏鉴常州博物馆藏十五件文物,共同绘制文物卡通形象、撰写文物故事,并搜集古为今用的实物、制作文创产品一百余件,以童趣的视角和语言讲述穿越古今的饮食、梳妆、雅趣生活,探寻古人的聪明才智投射到当今生活中的运用与启迪。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小策展人们与常州博物馆的“老师们”共同携手,汲取劳动课程中创作的灵感,双方发挥各自所长,完美转化为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既突破了学生观展的浅尝辄止,也打开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策展视野,小策展人们还用心书写了关于本次展览的心得体会,双方在互补中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利用与推广。

常州博物馆与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丰富的馆校合作项目,让文化“动”了起来,让历史“活”了起来,通过举行参观学习、劳动课程、合作办展等形式多元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积极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让文化走进了校园,也让孩子们的创意感染着社会。

红陶甗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常州博物馆藏

孔雀瑞兽葡萄镜 唐 常州博物馆藏

越窑青釉刻花卷草纹镂空香薰 宋 常州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青白釉荷叶形托盏 宋 常州博物馆藏

影青柿形粉盒 南宋 常州博物馆藏

木篦 明 常州博物馆藏

如意形金簪 明 常州博物馆藏

小策展人绘制的画报

小策展人制作的文创产品

小策展人制作的文创产品

  • 责任编辑:常州博物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89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