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朋友圈” 融来新动能

盐城市科技馆探索科普场馆运行管理新模式

2022-01-20

元旦3天假期,盐城市科技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群群孩子在科普辅导员循循善诱的讲解下,或凝神思考、或豁然开朗。讲解员将一个个科普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案例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盐城市科技馆紧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协作联动,借力“朋友圈”,融来新动能,努力打造品质、人文、智慧、幸福的人民满意科普场馆。2021,全年接待科普受众近33万人次,同比增长23.1%,单位荣获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文广旅局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联建共享 科普资源优势互补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科技馆的硬件设施更新较慢,内部管理模式相对传统,一时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打造一个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成为摆在市科技馆领导班子眼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市科技馆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科普场馆运行管理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从而构建了科普场馆跨区域开放联调共享新格局。
  去年5月17日,盐城、泰州、扬州三家科技馆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市科技馆成功举行,签约仪式上三方一致表示,将以合作共建为平台,创新方式方法,在科普研学、人才培养、展览策划、技术研发等领域精诚合作同频共振,为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力。省科普场馆协会理事长吴国彬亲临签约仪式,并对三馆创造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成功合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科技脉搏”扬、泰、盐三地联动科技研学夏令营


  三馆联建有力地促进了科普文化交流,实现科普资源共享、科普优势互补。去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长三角红色地区科普场馆协同发展,七一期间,市科技馆开展了以“党建红”引领“科普蓝”为主线的“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科技脉搏”扬、泰、盐三地联动科技研学夏令营,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拓展活动,让少年儿童感受科技的魅力和乐趣,真正实现乐在“研”途,“学”有所获;积极加入长三角科普场馆“朋友圈”。去年5月26日,市科技馆与上海科技馆、浙江省嘉兴科技馆和安徽省六安科技馆签订合作协议。上海科技馆向市科技馆提供了20项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以及免费赠送部分展品展项。“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市科技馆为上海科技馆提供了“大美湿地”系列作品及“科学碰碰乐”课程资源包等;在省科协支持下,2019年市科技馆申请获批更新29件流动科技馆展品展项,丰富了科技馆的展陈内容,为科技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目前已正式交付使用。

科技研学夏令营

流动科技馆走进盐城中学
  

“开展跨地区科普合作,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各地科普事业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全市科协系统以此次合作共建为契机,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深化科普合作、放大科普效应,切实提升科普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市科协主席缪志伟表示。
  日前,作为2021年联盟轮值主席馆,盐城市科技馆牵头召开扬泰盐科技馆联盟年终总结交流会。会上,三家一致表示,将继续深化全域发展理念,系统整合三市科普资源,在加大人才培养、展览策划、技术研发等传统领域合作基础上,积极拓展科普研学、资源共享等新领域合作。


  馆校合作 打造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作为我市综合性科技场馆,市科技馆一直是小朋友们心中趣味无限的科学探索空间。近年来,市科技馆走进校园,通过为老师、学生提供的“个性化定制活动”,让科技馆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为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的需求,填补课后空白,去年11月,市科技馆与市串场河小学建立起校内外科技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周周活动周周见,‘月’见‘月’精彩”为目标,结合该校“小水滴科探营”课程需求,以“每周一课”的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学之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点燃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梦,目前已举办6场,受众近7000人次。
  当前,义务教育学校正推进落实“双减”政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优质课外教育供给而言,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市科技馆以“科学碰碰乐”品牌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场馆课程开发与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有效衔接,推动“学校进场馆”和“场馆进校园”;利用神奇的“天宫课堂”,组织市敬贤路和东进路小学的学生连线宇航员们,近距离感受宇航员在天空的日常生活和科研生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感知宇宙的奥秘;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周,开展了“探索地球科普·感悟生命之光”的亲子研学科普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认知生命的价值,保护生命,提高主动防灾减灾,自立自强的能力;组织市腾飞路小学、市六一幼儿园、阜宁县幼儿园、东台市第一小学等9所学校,参加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科协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体验科技、感受快乐”主题活动。

《魔法奇迹·大开眼界》科普魔术表演


  不断完善的合作平台也吸引了全市多所中小学校参与合作共建。为普及湿地科学知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进一步擦亮“世遗”金字招牌,去年10月到12月,市科技馆承办了盐城黄海湿地科普“写、讲、演、创”活动。全市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踊跃参与,围绕“讲好大美湿地故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主题,通过科普写作、故事演讲、童话表演等形式,诠释盐城黄海湿地魅力,抒发建设美丽盐城、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怀。全市120所中小学、幼儿园,近2000人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去年,市科技馆组织科普人员走进市潘黄小学、市张庄小学等9所中小学校,送去18场体验感强、参与度高的科普课程,课程受众1万人次以上。
  “通过馆校合作项目还培训了一批善于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展基础性、拓展型、研究型教学的学校教师,培养了一批主动学习、敢于实践创新、富有科学精神的青少年,形成一套科普场馆与学校之间可复制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市科技馆馆长徐春凝介绍道。
  

整合资源 展现电影工业之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大批聚焦党和国家奋斗历史的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峰爆》,在银幕唱响主旋律。一部部直击人心的电影,激发了全民强烈共情。
  展现电影工业之美,赋能创意科普。为了让这些代表电影科技发展史的珍贵器物彻底“活起来”,讲好电影背后的故事,市科技馆紧扣电影放映背后的科技元素,在盐城本土收藏家刘学兵先生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场馆的科普阵地作用,创新举办电影科技发展史暨老电影机专题展厅,从第一模块“电影,走出工厂大门”到第二模块“有声有色”,再到第三模块“数字化革命”,系统阐释了电影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色。观众可自由惬意遨游在电影科技文化里,寻找独特的工业气息,感受工业进步带来的震撼。273台老电影放映机从幕后到“台前”,深受市民群众喜爱。
  “科普场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开展社会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盐城市科技馆策划此次老电影放映机特色专题展,可以让社会公众从放映机技术发展角度重新认识电影的发展史,很有意义。”采访中,刘学兵说。
  据悉,此次展出273件珍贵的经典老电影机,藏品覆盖面广,跨越时代久,从早期1895年世界上第一代卢米埃尔兄弟电影放映机到现代的数码放映机,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除了国产的,美、德、法、英、日等多个国家的老放映机都有展示,种类丰富,一应俱全。
  “市场有资源,如何把社会资源系统整合起来,让需求和供给信息对称,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养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徐春凝表示,市科技馆此次借力社会优质资源,勇于创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打造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履行科协责任担当。

  • 责任编辑:盐城科技馆管理员
  • 阅读次数:258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